《 老 子 》

发布时间:2019年02月27日 10:01浏览次数:

辅导纲要与思考题

《老子》——“否定性思维特质”

 

文化选读课辅导纲要与作业要求

 

一、基本要求:

第一,选择一本有关《老子》一书的专著或译作来通读。

第二,通读《中国古代名著导读》中的《否定性思维特质——老子》一章

第三,以下面的问题或思考题作为线索理解并思考《老子》这本文化名著中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,并重点理解这本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否定性思维特质。

 

二、辅导纲要:

1.了解老子其人和《老子》其书。

2.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,了解道家思想的立论根据,即老子的“道论”

1)老子的“道”具有双重属性,即既具有物质的特性,又具有精神的特性,你如何理解?

2)《老子》中有一个命题,即“道法自然”,它是不是道生万物的意思,那么,道和万物之间是什么关系?

3)如何理解《老子》中“道”的本原性特点和终极性特点?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什么地位?

3.《老子》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,其代表性的名言就是“反者道之动”

1)如何理解《老子》中“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”这一名言,能不能把这句话绝对化,为什么?

2)老子》中有很多关于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”的句子,它表达的基本意思是不是关于对立面相互依存的思想,为什么?

3)《老子》中的辩证法有时候有诡辩论的味道,你是否看出这一点,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。

4.《老子》对“道”的态度是不可言说,因此才有“道可道、非常道”之说

1)对于《道德经》的开篇“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”这段话如何加以理解?个“道”的意义是不是一样的?

2)在《老子》中往往是:不说“道”是什么,而说“道”不是什么,比如“道”“视之不见”、“听之不闻”和“博之不得”等,这体现了什么思维特点?

3)读《老子》,你有没有注意到其独特的语言风格,这个风格就是否定性语言表达特别多,具体而言就是“不”和“无”两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,为什么?

5.《老子》中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理论上的设计和规划,即“小国寡民”的模式

1)《老子》一书为什么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定位在“小国寡民”这样一个模式上,它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什么联系?

2)《老子》“小国寡民”理想社会模式与其否定性的思维方式有联系,这表明了《老子》中的社会历史观具有什么特点?

3)《老子》中的理想社会的构想也表达了其对现实社会的态度,这个态度是什么,它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?

6.关于社会控制和治理,《老子》中提出了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治理理念

1)《老子》中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理念的立论根据是什么?其中的“无为”和“无不为”是什么关系?如何理解?

2)《老子》的“无为”政治主张中有“不尚贤,使民不争”之说,它是什么意思,有什么消极意义,今天我们能不能推行这种主张?

3)《老子》的“无为”主张中还反对“以智治国”,认为这是“国之贼”,认为“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”,结合实际加以理解。

 

三、作业要求:按“纲要”至少选择三道题(注:小题)做课程作业。